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当代艺术
李书春:当代语境下的艺术释义和价值重构
时间:2018-04-07 12:36 来源:新浪收藏 作者:admin 点击:

“我的作品当代吗?”这是一个经常困扰中国艺术家的问题。这一疑问显然是在一个非当代文化语境里才会生发出来的问题!这个问题提出的本身就带有对“当代艺术”标准的猜测、构建和屈从。其实,现代艺术在历经对传统艺术范式的反叛过程中,最终所形成的精英艺术标准和方法论恰恰是当代艺术或者后现代艺术所希望超越和替代的东西。当代艺术希望在打破现代主义艺术范式的同时,重新构建与当代社会价值向度和精神自由相匹配的新范式。这一范式从本质上区别于传统艺术的精英主义和现代主义艺术的个人主义。当代艺术试图突破经典艺术的封闭性来重塑艺术的释义和价值,艺术媒介的拓展自然成为艺术家们思考和行动的途径。电子艺术的产生和兴起无疑是20世纪艺术领域内最令人惊叹的变革。数字影像、声音、视频等新媒体的介入使当代艺术的发展和兴起占据了本体属性上的绝对优势,媒介和艺术话语得以轻易地从传统的艺术形式和内涵中走出,面对更多维度的探索和重构。

国际版画联盟副主席、阿尔弗雷德大学多媒体系主任约瑟夫·希尔(Joseph Scheer)与他的参展作品
国际版画联盟副主席、阿尔弗雷德大学多媒体系主任约瑟夫·希尔(Joseph Scheer)与他的参展作品

我所接触的来自IEA(the Institute for Electronic Arts)的美国艺术家们很少谈论作品是否当代这样的话题。在我的印象中,只有 2014 年在我去参观 2014 纽约军械库展览前夜的 Party 上约瑟夫·希尔教授和我半开玩笑地说:“Say hi to contemporary Art for me “(替我向当代艺术问好)2013年秋天,我有幸应阿尔弗莱德大学美术学院拓展媒体系陈小文教授的邀请,在 IEA 做了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陈小文教授是活跃在中国和美国的艺术家和策展人,也是 IEA 的终身教授,近年,他以中国第一个艺术类千人计划人才的方式受聘于中央美术学院(微博)。访学期间,作为我的合作导师,陈小文教授介绍我结识了佩尔·博德教授、约瑟夫·希尔教授、安格鲁·多伊奇教授等 IEA 的创始人;我又通过斯蒂芬妮· 麦克马洪教授结识了伊恩·麦克马洪等青年艺术家。在媒体工作室,我与此次展览的策展人陈子豪和刘婷夫妇相识,并成为好朋友。在我看来,IEA 的教授和艺术家们就像一个大家庭,这个大家庭由工作在阿尔弗莱德美术学院拓展媒体系的教授团队和曾经来此有过驻地计划和访问的艺术家们组成,这里当然也包括琪琪·史密斯、安·汉密尔顿、徐冰等已然蜚声国际的艺术家。他们彼此合作,在艺术和学术的基础上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约瑟夫希尔家巨大而温暖的厨房里,在斯蒂芬妮房子外的篝火前,我曾多次感受到不同年龄 IEA 艺术家们的真诚。我曾数次听佩尔·博德教授谈起 IEA 德国视听艺术家埃米尔·舒尔特,当然,每次都是在他谈完当他年轻时偶遇安迪·沃霍尔的轶事之后。佩尔·博德是位博学而睿智的多媒体艺术家,他和蕾贝卡帕洛夫房子的一半空间几乎被书籍和乐器所占据。

陈小文参展作品《甜言蜜语》

2010 交互运动图像 尺寸可变
陈小文参展作品《甜言蜜语》 2010 交互运动图像 尺寸可变

尽管 IEA 的艺术家们往来密切,但是他们的作品都保持独立。他们强调当代语境下的个人性,当然,这基于艺术家们对当代社会发展和媒介拓展的认同。这一美国艺术家群体自觉远离了传统艺术和现代主义艺术的法则,以当代话语和个人体验为艺术创作的原点,构建个人艺术方式的系统和内在逻辑。这从安·汉密尔顿在中央美术学院的演讲中可见一斑。约瑟夫·希尔的作品巧妙地将艺术家主体隐藏在色彩绚丽的作品的后面,他将“黑夜掩盖下的美丽”通过数字技术不断地放大和锐化呈现出来。希尔教授游走于世界各地,通过生物学家的方式捕捉形态各异的飞蛾,将夜色里的神秘数字化地自我呈现。我曾经看过青年艺术家艾莉西亚·埃格特令人难忘的 TED 艺术演讲,上个月在唐人画廊又欣赏到她到她富有深意的影像作品,作品视觉化地阐释了自然、文明与时间的内在关系,艺术家巧妙地将理性的概念转化为具有温度的视觉元素。伊恩·麦克马洪是位充满野心的青年艺术家,他不断探索着构建与破坏之间的哲学关系,作品的精心设计、制作与完成的过程,早已注定了毁灭的终极命运。这种蕴含着郭尔凯郭尔式的悲剧哲学的艺术方式,探讨着当代人西西弗斯般的神话隐喻,更象征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进步预示着的失败的宿命。斯蒂芬妮算是我的老朋友,早在2012年,我和她及她的男友就在中国相识。斯蒂芬妮是非常典型的美国抽象画家,她的作品充盈着抽象元素的逻辑组合。画家利用极为光滑的基底和稀薄而浓郁的颜料表现出陶瓷般的质感。《美国新绘画》杂志编辑 Shana Dumont Garr 在评论其作品时谈到:“这些元素集成了制陶中的泥片(悬浮在水中的粘土)的特质,将绘画与雕塑的创作以及陶土在烧制出炉前的不确定性相联系。这些作品的主体最引人入胜之处就是形体本身和概念上的流动性,以画家的语言表现出轻松之感。”她的作品既有冷抽象式的设计感,也有抽象表现式的偶然性。这既来源于画家对拼贴艺术手法的挪用,更来自于画家的视觉智慧和理性探索。

安· 汉密尔顿(Ann Hamilton)参展作品《反射》2000

一套 12 张高精度电子版画、Arches 博物馆收藏级水彩纸

24 × 24 英寸, 纸张大小:47 × 34 英寸

陈子豪参展作品《三幕可望穿》

2015 布面丙烯 204 x 204 cm
陈子豪参展作品《三幕可望穿》 2015 布面丙烯 204 x 204 cm
梁奥迪参展作品《太平山顶,香港(黑)》 2016 聚合物板凹版印刷56.25 × 77 cm
梁奥迪参展作品《太平山顶,香港(黑)》 2016 聚合物板凹版印刷56.25 × 77 cm

 

刘婷参展作品《无题》2014

博物馆蚀刻纸上C型冲印 61 × 81 cm

刘婷作为学习在美国的九零后艺术家非常善于接受全新的艺术媒介,她以电子元件为技术支撑的作品充满了互动性。她巧妙地将中国元素融入到作品的视觉外延和内在诉求中。同样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留学于阿尔弗莱德大学美术学院的青年艺术家陈子豪对版画、油彩这些传统媒介有着本能的热爱,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虚拟视觉媒体的拒绝。他利用高清像素的手机获取他所需的创作对象,利用数字制版,再通过手工转印版画,获得了传统木刻版画无法表现的质感和细节。后来,子豪将他绘画的主题从自然、肖像等经典对象中转移到对电子视觉美学的手工呈现上来,他近期的油画作品在视觉上表现出虚拟“虚拟视觉”的独特范式。梁奥迪是另一位来自 IEA 的九零后电子艺术家,他通过摄影与凹版印刷术相结合的方式审视陌生城市中宁静的街道,作品中淡淡的色彩打破了死寂的气氛,色彩与结构的冲突折射出艺术家独特的个人视角。

当代艺术的内涵既包括对传统艺术、现代艺术价值体系的反叛,也包含着方法论层面上的背离。IEA 是美国新媒体艺术领域中的代表,也是集电子媒体艺术创作和当代艺术家培育于一体的艺术阵营。电子艺术家们艺术表现的媒介和方式是非传统的,这自然就引发出了艺术释义方式的演进和艺术价值的重构。

 关于作者李书春

1976年生于吉林,文艺学博士、画家。现任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执行院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吉林省油画艺委会副主任、吉林省油画学会副会长、美国阿尔弗莱德大学美术学院访问学者。曾在美国纽约霍奈尔艺术中心举办个人作品展,作品参加国内外展览数十次;在《光明日报》、《文艺争鸣》、《文艺评论》等刊物上发表学术理论文章10余篇;先后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和国家艺术基金等项目资助;绘画作品曾被美国霍奈尔市政厅、马来西亚华人美术馆、方舟美术馆、凤凰艺都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来源:艺术号角

(责任编辑:wanshiqin)
分享按钮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 www.hwys1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人:时琴 咨询电话:15810680740 邮箱地址:2039823910@qq.com 皖ICP备16022111号-1